探索未来建筑智能化之路,7大智能建筑代表实例介绍

探索未来建筑智能化之路,7大智能建筑代表实例介绍

© Dave Burk

这种技术能监测楼宇空间,有利于新鲜空气在整幢大楼中流通。大楼还设有供租户使用的电子设备充电站和电瓶车,以及一个中央控制的租户手机应用程序(App)来访问门禁系统,员工可以使用手机来预约大厦中的各种服务设施,以更方便的使用空间。

2

新国家法院大楼

高效和简洁的建筑

城市与市政建筑之间的关系是该项目所关注的重点。新国家法院大楼是一座向公众开放且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新国家法院大楼被赋予了不同于一般设计的开放性和可见度,主要通过两个建筑策略来实现。

© Finbarr Fallon

首先,建筑被分为两个细长的体量,并通过连桥贯通。法庭位于前方的塔楼,法官室和工作人员办公室位于后方的塔楼。该举措不仅保证了光线能够透入建筑深处,还有助于保证法官、在押人员与公众的顺利通行。

第二个策略是将法庭所在的一系列盒子空间设置在宽阔且开放的“托盘”上。每个托盘上还设置了植物茂盛的花园露台,在过滤热带阳光的同时还提供了眺望城市的视野。

© Khoogj

作为一个现代的、IT化的法院,新建筑群还具备多种智能建筑特性,例如面部识别和与安全及机电系统相关的各类自动化建筑管理系统。其他IT和网络服务还包括视频会议设施和互动式自助服务亭等。此外,新法院大楼还借助通用型的设计方法确保了对多方使用者的友好度,例如为出庭者提供辅助听力系统、数字导航应用程序和儿童看护设施等。

3

柏林立方

欧洲下一代智能办公建筑

“柏林立方”(cube berlin)由丹麦3XN建筑事务所设计,这座造型极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坐落在柏林市中心历史悠久的华盛顿广场,旨在提供创新且智能的办公空间。

© Adam Mørk

柏林立方作为下一代的智能建筑,为智能数字用户界面的整合树立了新的标准。它邀请使用者通过“自携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的方式与建筑进行交互。这一目标可通过应用程序实现,旨在促进可持续行为、提高能源效率,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运营和维修成本。

© Adam Mørk

建筑的运行信息被存储在一个大型的“数字大脑”服务器中,该服务器连接了柏林立方中的每个单独的智能系统。能量流和能量消耗都能够得到检测和最大化利用,最终构建出一座能够自我学习且高效的建筑。这样的运作方式使建筑和用户可以互相学习:建筑物可以适应用户的偏好,用户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来控制和改变建筑的设置。

4

BEEAH集团新总部

沙漠中的白色“沙丘”

BEEAH集团新总部大楼位于阿联酋沙迦,新总部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造型设计以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沙丘”回应基地环境。这些沙丘的朝向和形状均为优化当地气候条件而设。

© Hufton+Crow

访客进入的15米拱顶进一步加强了自然通风,并且可以让阳光自然地照入室内。除了中央庭院和开放平面的办公空间,总部还融合了智能会议室、沉浸式游客中心以及礼堂等功能。

© Hufton+Crow

员工体验方面,项目设置了无需接触的通道、虚拟门房、智能会议室以及可以将每日工作自动化的辅助应用程序。建筑的智能管理系统能够根据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和使用人数调节光照和温度。

5

慕达高空办公室

智能化办公室

慕达高空办公室的全景玻璃幕墙模糊了窗外城市景观与窗内办公室的空间边界,立柱、墙体与物件的构图分隔,形成了不同尺寸和不同景致的城市框景。慕达建筑希望在这样融合而通透的场景中去思考人与建筑、自然和城市的多种可能性。

© 形在摄影HereSpace

设计以空间的舒适性为出发点,温润柔和的木色成为了空间的整体底色,以不同的材料形式在顶面、地面、立面得以呈现。精心设计的家具体系,灵活的空间隔断,构成了全部的空间表征,宛如一幅当代城市山水画卷。

© 形在摄影HereSpace

智能化与办公场景的结合是慕达建筑在新办公室中进行的一次成功尝试,公共区域的灯光由400颗智能LED灯泡组成矩阵,手机APP可控制冷暖调色与亮度调节,无线连接实现了对每一颗灯泡的定点调节控制。多种场景模式的不同灯光设定,实现了日间办公、午休、夜景办公、会议模式、演讲模式、派对模式等多种情景的自由切换与定时切换,使得科技、功能和美学得以融合呈现。

6

华侨城总部

都市里的空中花园

J&A杰恩设计以“绿色生态”、“文化创新”、“科技共享”为主题,构造出三个通高中庭的华侨城总部,体现客户开放、共享、创新的企业理念,并赋予空间更多的可能性。

© BLACKSTATION

舒适的环境、绝美的景观,中庭不仅可以承担日常休闲的功能,也能作为商务社交场所,巧妙的空间贯通,增强了工作的互动交流;微妙的色彩变化和迥异的设计风格则赋予每个中庭空间独特的场景和氛围。透过落地窗,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引入室内,模糊了室内外的边界,使空间更加灵动、通透。

© BLACKSTATION

以未来科技和绿色理念为手段,52层中庭以简约的商务风格,灵动开放的功能布局,打造了多元场景的空间,充分满足使用者不同的诉求。未来办公空间越来越智能、开放、人文、生态的发展趋势下,设计致力于构建一个绿色生态、智能创新、开放共享的空间。

7

BITKEY办公室

极致的数字化办公空间

Bitkey公司总部位于东京京桥区,是基于自主分布式系统的独特数字秘钥技术——Bitkey平台的服务商。设计以Bitkey的标识为灵感,该标识通过简单的三角形组合象征无限的世界。

© Nacasa & Partners

这一概念在项目的平面设计和家具配置中都得到了呼应。此外,通过在办公室内堆叠透明的标识图案,创造出具有无限图案的结构,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行走。这种布局是Bitkey交叉工作方式的空间表达,交叉的工作职责促进了员工创新。该办公室是使用Bitkey技术对整个建筑进行数字化改造并行项目的起点。

© Nacasa & Partners

大楼的租赁区域与共享入口相接,访客可以在入口处通过面部识别技术进入电梯和会议室参加预定会议。同样地,员工也可以通过面部识别和FeliCa(一种用于手机的非接触式通信平台)在大楼内穿行。Bitkey办公室设有自由工位系统,提供各种类型的座位,包括29个单人工作间和6个四人工作间,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进行预约。此外,办公室内员工的位置、每个区域的拥挤程度以及会议室使用情况等信息都直观地显示在办公室的平板电脑和显示器上。

未来,智能建筑最有趣的发展之一是转向自主建筑。虽然传统的智能建筑寻求自动化运行建筑物的许多操作方面,但自主建筑旨在将事情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总而言之,自主可能会寻求降低维护建筑物的成本,优化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并提高建筑安全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oca Gallery

文章来源:智标委智慧住区分委会 乐家联盟

开启数智新趋势

来GEBT2023一探究竟!

广州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GEBT)与行业砥砺同行甘载,将于2023年6月9至12日于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隆重举行第二十届盛会。

展会配合建筑节能、智能电网、智慧社区等发展趋势,搜罗电工电气、楼宇自动化及全宅智能等热门领域的优质产品和前沿技术成果,覆盖影音及家庭影院定制、智慧酒店、智慧地产、智慧养老、智慧健康建筑及智慧园区等多个焦点主题。同时,在国内的“十四五”规划支持下,行业推动更多AI、物联网、大数据、5G等科技应用在建筑工程上,这些数字化改造将加速跨界生态融合,建立行业新趋势,GEBT将继续携手行业共赴新征程。

GEBT与您相约盛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卡卡染红世界杯,卡卡总共参加了几届世界杯
best365提现多久到账

卡卡染红世界杯,卡卡总共参加了几届世界杯

07-05 🌱 4045
夸奖幼儿园老师的经典文案
beat365亚洲版登录

夸奖幼儿园老师的经典文案

07-03 🌱 9778
推出29.9元套餐,肯德基开始整顿贵价轻食市场
best365提现多久到账

推出29.9元套餐,肯德基开始整顿贵价轻食市场

09-21 🌱 495